保鮮膜塑化劑.JPG

順手一撕,簡單的動作~「唰!」就能替食物保住新鮮,保鮮膜在各個家庭之中是不可或缺的廚房好幫手。但你可知道竟然連保鮮膜塑化劑都出現了;部分保鮮膜為了增加黏性以及使用上方便包覆,常在成分中大量添加了人體的無形殺手-塑化劑;而保鮮膜塑化劑的問題的嚴重性更是不可小覷,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一些保鮮膜塑化劑的報導給大家了解

 

 保鮮膜也釋放塑化劑 台灣室內DEHP含量世界最高

 

塑化劑風暴引爆,塑化劑成了全台最關注的焦點,成功大學研究發現,台灣室內灰塵的DEHP含量全世界最高,另外台灣的室內居家用到的塑化劑是最多的,包含最常使用的保鮮膜,所以吃過的食物被保鮮膜包覆過之後,一樣也釋放塑化劑進食物,所以台灣簡直就被塑化成的島嶼,塑化劑根本無所不在!

 

室內DEHP的來源主要是木質地板上的亮光漆或防水層、電器使用時電源線升溫,附著在上面的塑化劑隨著灰塵逸散到空氣中等等。此外,嬰兒常用的牛奶瓶、便利商店微波食品的容器甚至是常用的PVC保鮮膜遇熱後都會有DEHP的釋出。尤其最常拿來保鮮的PVC保鮮膜,微波加熱或冷凍後可能會釋出DEHA對人體造成危害。PVC保鮮膜包裹一公斤的肉品為例,冷藏七天即滲透出50毫克的DEHA約是一般成人每日容許攝取量的3倍之多。

 

目前環保署公布的三種毒性塑化劑DBPDEHPDNOP查緝對象主要以食品、原料為主;DEHA則多用在提高塑膠產品的延展性、黏稠度,常用於PVC保鮮膜,不在環保署的管制範圍內。環保團體認為,有必要將PVC保鮮膜列入管制中,並希望民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少用塑膠製品以自我保護。

 

保鮮膜添塑化劑 讓你吃進一身毒

如何避免保鮮膜溶出的塑化劑對人的造成的傷害?方法很多,最新的一種是利用奈米礦物磁波能量所製成的「消味儲物盒」。消味儲物盒結合了奈米科技與保鮮技術, 是項跨領域的智慧結晶,放置其中可使食物的分子產生核磁共振,進而保持鮮度,進而延長食物保存時間。實驗結果也顯示「消味儲物盒」與一般保鮮盒相比,能明顯拉長食物的保鮮時間,也較不容易發霉或腐爛。

 

多數民眾以為,只要避免保鮮膜高溫,就可避免有毒物質吃進嘴裡,但其實塑化劑是屬「親脂性」的物質,只要碰到油脂就容易溶出,因此民眾應該是要避免PVC之類的保鮮膜接觸到食物的油脂部分,而不是只注意高溫。

 

者表示:「塑化劑因為具有生殖毒性,而台灣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,在全球名列前茅,體內塑化劑濃度高的孕婦,甲狀腺素容易下降,會間接影響到胎兒的中樞神經 發育,這將是很大的隱憂。 除此之外,塑化劑容易隨著溫度升高,而釋出有毒物質溶進食物內,民眾在不知覺中吃下肚後,會有引發不孕、新生兒先天缺陷、男童女性化,甚至癌症等危機。」,在我們使用保鮮膜包裝飯菜的同時,要更謹慎使用,避免錯誤的觀念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。如何避免使用含塑化劑產品

 

資料來源:今日新聞網/優活健康資訊網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ie 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